在知识的浩瀚星空中,探寻那些闪耀着智慧与精神光芒的星辰,始终是国科大2024级MPA班同学们不断前行的动力。为了深入感受科技发展的磅礴力量,传承伟大的科学精神,同学们踏上了前往“两弹一星在海淀”主题展的征程,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精神洗礼之旅。
踏入历史的时空隧道
两弹一星在海淀”主题展位于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诞生地——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,这里仿佛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时光驿站。当同学们踏入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展厅,瞬间被带入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。
序厅中,裸眼3D浮雕影像生动地呈现出“两弹一星”伟大事业的领导决策过程、重要事件节点以及深远影响。那逼真的画面,仿佛让同学们亲眼目睹了当年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,为国防事业擘画宏伟蓝图的场景。四周的图文展板与“东风一号”导弹、原子弹与氢弹模型等实物陈列相互映衬,将同学们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却又充满壮志豪情的年代。
追溯“两弹一星”的海淀渊源
随着参观的深入,同学们来到了“从这里出发”展区。地面上,一幅巨大的海淀地图吸引了众人的目光,15个与“两弹一星”相关的点位在地图上熠熠生辉。
花园路6号,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与设计的大本营,无数科研人员在这里日夜奋战,为原子弹、氢弹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;塔院1号院,作为原子弹、氢弹开拓者的居住地,见证了科研工作者们生活的点点滴滴,虽然条件艰苦,但他们心中的信念之火却从未熄灭;新街口23号,马兰基地在北京的集结地与中转站,承载着无数热血青年奔赴大漠、投身国防事业的壮志与豪情;永定路52号,中国空天防御事业的诞生地,开启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征程;阜成路26号,钱学森五院第一个办公室,在这里,钱学森先生引领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;西苑操场甲1号,中国卫星研制发源地,孕育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;中关村南大街31号,中国卫星事业的摇篮,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航天人才;中关村北一条,“共和国科学第一楼”,是中国核科学的摇篮,为我国核科学的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;科源社区特楼,汇聚了中国乃至世界的“最强大脑”,众多顶尖科学家在此为“两弹一星”事业出谋划策。
通过雷达互动感应技术,同学们与地图进行互动,深入了解每个点位背后的详细信息。当触发某个点亮的地标时,其他区域逐渐变暗,该地标对应的三维建筑模型被突出放大展示,同时,一段段虚拟影像或音频介绍,生动地讲述着这些地方曾经发生的故事,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海淀这片土地与“两弹一星”伟大事业的深厚渊源。
领悟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内涵
在“‘两弹一星’精神”展区,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,与那些为“两弹一星”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功勋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。
巨幅功勋墙上,一幅幅人物照片记录着钱学森、朱光亚、郭永怀等23位“两弹一星功勋奖章”获得者的坚毅面容,他们中的22位都曾在海淀工作、生活。在这里,同学们聆听着他们的故事,感受着他们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。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,毅然回国投身国防事业,他以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,带领团队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;朱光亚作为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,在艰苦的条件下,组织领导了大量理论研究、实验探索和工程建设工作,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;郭永怀在飞机失事的最后一刻,用自己的身体紧紧护住了重要的科研资料,以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科学事业的无限忠诚。
实景还原的钱学森家中会客厅,虽然陈设简单,但却仿佛仍回荡着当年科学家们热烈讨论的声音。上世纪60年代初,每周日下午,钱学森都会将各分管科技工作及型号研制工作的领导请到自己家中,就导弹研制中的重大技术问题、管理和协调中遇到的矛盾进行深入讨论。这种民主、和谐的技术氛围,极大地促进了导弹工程的研制进程。在这里,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家们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大力协同、勇于登攀”的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内涵。
感受传承与发展的力量
沿着《人民日报》的喜报墙前行,同学们来到了户外展区,一座写有“马兰基地”字样的大铁门映入眼帘,门上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”的标语,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。马兰基地,这个曾经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,见证了无数科研人员隐姓埋名、默默奉献的岁月。
步入二层的“筑梦新征程”展区,同学们感受到了“两弹一星”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这一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。中国第一艘核潜艇“长征一号”、我国第一颗实用通讯卫星“东方红二号”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“神州五号”……一件件珍贵的展品和图文资料,见证了我国在航天、核能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,也展示了海淀在“两弹一星”精神激励下,不断开拓创新、勇攀科技高峰的生动实践。
特别是空间站体验中心,真实还原的“天宫一号”核心舱,让同学们仿佛化身“宇航员”,透过一侧的LED“窗户”俯瞰地球,感受着宇宙的浩瀚与神奇。在这里,青少年们心中那颗热爱科学、探索宇宙的种子被悄然种下。正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范寅良所说:“育人育才,主要是立德树人,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,是我们祖国建设的需要,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。”
凝聚力量,共赴未来
参观结束后,同学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这场展览,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,更是一次对精神的传承与激励。在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感召下,同学们深刻认识到,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无数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,国家的强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。
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,国科大2024级MPA班的同学们将以“两弹一星”精神为指引,把对知识的渴望、对国家的责任融入到实际行动中。他们将在各自的岗位上,努力发挥专业优势,为推动社会发展、实现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,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,让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