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阳正好,微风和畅。9月20日,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级公共管理硕士(MPA)新生见面会在中关村校区教学楼隆重举行。国科大知识产权学院院长、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、MPA中心主任马一德教授、MPA中心副主任梁洪力副教授、吕晨副教授出席了活动,与八十余名新生齐聚一堂,温暖启航。
活动在热烈掌声中正式启动,马一德首先致辞,作为MPA班主任,他以真挚的话语勉励新生积极面对学业,强调了班级管理、团队建设与论文写作的重要性,并承诺将在学习、生活与工作等多方面提供支持,与同学们共同进步、互相督促,扎实完成每一门课程。
随后,马一德以“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知识产权与国家创新治理现代化”为题进行讲座。他指出,应构建契合中国数字文明时代需求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,明确中国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中的角色与责任,并阐述了国科大在科教融合方面的独特优势。他鼓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,将理论融入公共管理实践,深入体悟科教融合理念,在未来两年中成长为具有国科大特色的公共管理人才。
马一德致辞
导师见面会将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。张古鹏、肖建华、梁洪力等导师依次亮相,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对学生提出期待。张古鹏认为MPA学生的一个显著优势是他们能够将课堂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,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并吸收知识。肖建华通过生动比喻,层层深入解析自己的研究领域,以提问启发思考,鼓励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展开学术探讨。梁洪力从责任感、历史使命与个人成长角度,强调把握理论背后的思维方法,并简要分享了个人研究领域的“211”——两个研究方向、一个爱好和一项专长。新生们专注聆听,认真记录,眼神中充满对未来学习生涯的期待。
在校友分享环节,邀请了来自2021级、2022级和2024级的五位校友和在校生,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心得与实践经验。高世炜(2021级)强调了跨行业知识碰撞的重要性,鼓励善用学校资源。刘瑶(2021级)建议合理规划时间、自律学习并积极与导师沟通。闫相州(2022级)分享了如何协调工作与学习,实现自我与知识双重成长。宋思敏(2022级)总结了论文写作经验并推荐实用工具。童晚婷(2024级)分享了MPA学习如何促进自我提升与综合能力发展。五位校友和在校生的真挚分享,为新生提供了宝贵借鉴,也进一步点燃了大家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期待。
随后,MPA中心的老师们就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事项进行了系统介绍。吕晨详细讲解了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与流程,重点强调了如何在论文中体现创新性。殷宗萍回顾了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与组织架构。李雪静重点介绍了培养管理制度,明确了论文相关要求,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公共管理案例大赛。刘兆洋则讲解了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,演示选课系统操作流程,提醒常见注意事项并解答同学疑问。老师们系统清晰的介绍,为新生后续的学习规划提供了明确指引。
班委亮相环节简短而充满活力。2025级MPA一班与二班的班委成员集体登台,以简洁有力的发言表达了全力服务同学的决心,积极响应马院长的号召,明确职责担当,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。殷宗萍将班旗郑重授予各班班委,标志着班级建设正式启航。
破冰活动将现场化作一片欢声笑语的海洋。通过小组游戏和互动交流,同学们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。不少人在交流中找到了同行者,也结识了第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,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愉快的开端。
至此,2025级MPA新生见面会圆满落幕。整场活动既庄重温暖,又活泼热烈,既明确了学习要求,也消融了初来的陌生。相信这段美好的开始,将伴随每一位新生在国科大扬帆启航,书写精彩的MPA求学篇章!